修整了支老阿公刮鬍刀
《GILLETTE NEW SC》
.
------簡介------
●材質:全銅
●型號:Gillette New short comb
●重量:原始約50g,修改後約70g
●製造工藝:灌注刀頭+空心柄
.
想再補支開齒式刀頭,運氣好有學長照顧,用他當初購買的原價出讓這支刀給我。
她是屬於吉列1930年代推出的NEW系列,專利在1932註冊,一直生產到大約1938結束;刀身只有專利號,沒有打上製造年代編碼,所以我們至少可以知道這把刀是大約八、九十歲的老人家了,還是經歷過烽火年代的真漢子。
NEW系列是因應刀片形式改變而出現的,有分長齒(LC)、平底增重版(DELUXE)及系列中較晚出現的短齒(SC),重要的專利特色是首次增加頂蓋四角的刀片定位點,使刀片安裝更穩定,這也影響了後來的FEATHER與WOLFMAN等許多設計;另外一字型的刀片固定柱、縮減刀片露出......也是與舊系列的重要的不同。
.
------修整部分------
收到這把刀的時候,一切都在可運作的狀態、梳齒也沒有受損,可見之前的主人們都挺珍惜的。
但手柄螺母套上刀頭螺柱~尚未轉動就可直接套入2/3了,代表手柄前段的螺紋已經磨損打滑,只剩下後段的螺紋在發揮作用,這樣以後每次使用都會增加公母螺紋互相損害的壓力,所以決定修改她;能保持老刀原始樣貌當然最好,但能放心使用對她才是最大的尊敬,而且這種量產物件留世很多、文化與價值意義也不高,動手不必有「破壞古蹟」的壓力。
.
許多老刀的手柄都是空心管+柄頭+尾蓋三件緊迫而成的,只要用鉗子夾柱柄頭、小心慢慢搖就可以下來了;在空心柄裡面加上配重物~改善空心柄過輕的問題,再用環氧樹脂固定上自己攻好牙的新柄頭;表面推過桐油並用青土、羊毛輪簡單跑一下,老戰士就新生了。
.
原始手柄款式「bar handle」又輕又短,被認為「是會計人員設計,而不是工程師創造的」,相對於銅刀頭而言確實不太平衡;修改之後不但螺紋可靠了,配重也會比較平均,另外就是長度增加了約1.3公分,較合乎現在多數刀柄的長度,拿起來才不會覺得小指空空的。
.
------總評------
此刀原始是極薄的金色鍍層,現存的很多都退色得差不多了,少數鍍層完整的美品也難免會有些微斑駁;雖然有人會偏好原始鍍層,或有些人會買razor emporium等公司重新電鍍的版本。但個人覺得「加上去的東西就是等著掉的」而更偏好材料本色;且她頭與手柄內在的紅銅/黃銅雙色也十分美麗,顏色退光還更好整理~日後無論是要保持拋光或慢慢養舊都比電鍍有還有風采。
.
實際用來剃頭,由於薄型頂蓋、完美的全面式刀片固定、小露出與間隙......剃感和我慣用的FEATHER AS-D2十分接近──都適合淺角度、狹窄的甜蜜點、刀片非常安定(震動聲小),不愧是系出同源的幾何設計;並且再次驗證了「開齒≠刺激」,第一次使用就十分順暢舒適,放心地刮完整個頭+臉也沒任何出血點或不適感。
.
測試了一下,NEW SC底板能順利套用在FEATHER AS-D2變成升級版;如果多年後連頂蓋螺柱也不行了,還能以殺肉配件形式續命。這樣雙色配置蠻好看的,只是AS-D2的頂蓋是包覆刀片標籤設計,所以會比NEW SC的底板稍長一點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