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重新檢整我跟娘子的避難包告一段落,可以暫時收工了;很多人已經列出了他們包包的內容,所以這邊就只是我的一些想法。
1.核心思想:
「以自己為放射狀延伸」。
我平常日用包就會攜帶外套、帽子、生火用品等保暖方式和水壺,貼身有哨子、小刀與工具鉗、手電筒……以這些日常在用的東西為中心,避難包就是向外延長我生存時間和舒適可能性的項目。
.
必須真的會用、能用,不要浪費錢亂買。
有的人每天只帶手機+鑰匙,近乎兩手空空出門,看了荒唐的漫畫預言就上網買一堆羊羹、摺疊馬桶、太陽能收音機……完全沒習慣用的產品堆家裡;但根本沒人知道災害何時出現,這些東西到時候離你多遠、堪不堪用。
.
也別把自己當駱駝。
看過刀友在避難包塞足大砍刀、小直刀、折刀、斧頭……一袋裡好幾公斤都是刀;我的包內就只放mora當主刀、備用瑞士刀當工具箱(我帶farmer,娘子帶camping),另外多支泡泡龍小摺鋸→很多情況鋸子省力多了。
.
2.假定情境:
這會影響準備方向——例如我居住/工作都在北市鬧區,所以「原地或移動至避難空間待援」可能性是最高的;也因此,遮蔽系統就選露宿袋+緊急保溫毯+外套+闊邊帽+雨衣帳,都塞在包底。防水布與地釘另放地上,視情況備選。
.
3.容量與重量:
適合二到三天,不讓自己亂塞太多東西,空間也足以備齊基本所需;一切以「輕鬆背起、舒適移動」為目標,還不能大到受困時成為負擔。
.
我選了迪卡儂35公升登山包,十年保固,不是多厲害,至少不用擔心背帶偷用會自動分解的文青材質(真的遇過)——登山包重量輕,且有背板/輕骨架/腰帶/背部透氣系統,負載較為舒適,平民風格減少被當目標。
.
最後總重近6公斤,含約兩天份水與食物,省點應該能吃到三天;包內預留約一半容量,以備臨時能丟點重要物品進去。
.
4.防呆:
預想使用者心理——常用、急用的東西要放在容易拿的位置,相關物件用小整理袋分類好,必要時可標注一點說明,減少久放急用的慌亂。
.
例如我在收音機小袋裡放了警廣的頻道資訊,屆時才不會拿寶貴的電力在音樂台、娛樂台、賣藥台間亂切;優碘瓶身上直接黏一小張淨水方法,避免到時候通通靠記憶;又用夜光掛牌清楚標示每個人的包包→反正把自己當笨蛋就對了。

文章標籤
避難包 survival BOB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YW 的頭像
YW

無病所以要呻吟

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